香书小说 > 其他小说 > 马路上轻扬的一粒灰尘 > 无忧童年 第十七章 共大分校
最新网址:www.xbiqugu.net
    母亲是典型的农村妇女,特别勤劳,特别能吃苦。父亲在学校工作,家中大小事都是她操持,大到下田种地上山砍柴,小到洗衣做饭缝缝补补。一两百斤的担子,从田地、山上挑回家,是常有的事。

    母亲普通平凡,没教过我们作业,没给我们做过玩具,记忆中全是劳碌的身影,要么挑着担在路上走,要么在田地劳作,要么在山上砍柴,要么在河边洗衣服,要么在灶前做饭,空着手走路几乎从未有过,偶尔坐下来,手里也不停地做着针线活。

    母亲在他们五兄妹排行老大,读书最多,被送到了本县的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冶城分校读书,三年学制,半工半读,学的是赤脚医生专业。

    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简称江西共大,它的创办很有传奇色彩。全国独有,仅江西一家,1958年创办,1980年改制,存在二十多年间,在江西创下开办一百零八所分校纪录,培养了二十多万毕业生。

    它是一代人集体记忆的凝结,其中就包括母亲,半工半读,结下的同学情谊相当深厚,到现在母亲他们这一届的同学,还经常聚会,经常讲述肩挑手扛的就读故事。

    历史懵懂间有着延续,父亲二十三岁上大学,我也是二十三岁才考上军校。而高中三年,就读的学校就是母亲曾经就读的江西共大冶城分校,只不过我读书时,已经改称冶城职业学校。

    一代人的集体记忆,对后人影响也不小,一次偶然的机会,从一名曾经在冶城职业学校教书十几年的同事口中,得知了江西共大的兴衰存亡,他记得是那么清楚,如数家珍。

    这名同事比我小一岁,是冶城职业学校的职工子女,从县城二中考上宜春师专,毕业后“哪里来哪里去”,又被分配回冶城职业学校教书,用他的话讲,他就是共大人,对冶城共大分校有着不可磨灭的感情和记忆。

    据他讲,1957年干部上山下乡热潮涌动,全国各地建起了垦殖场。比如江西,仅在1957年冬天,江西省委就动员和派遣了5万干部上山下乡,开发山区,建设山区。

    在当时,江西一些垦殖场农民文化低、掌握技术困难,针对这种情况,各地办起了不少技校。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,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创办起来的。

    1958年5月,从中央下放江西担任副省长兼农垦厅厅长的汪东兴,在北京参加会议时看望伟人,汇报了江西各地垦殖场兴办农林技术学校的情况。

    对农村和农民情有独钟的伟人很感兴趣,对汪东兴省长说道,“你回去与邵式平省长商量办些学校,让上不起学的农民上学,好不好?”。

    伟人的话,被当成期望和嘱托,回到江西,汪东兴省长与曾留学苏联的邵式平省长商量,谈到了***、蒋经国等两党精英,共同学习过的莫斯科“东方劳动大学”,邵省长说,“我看江西也可以办劳动大学。”

    于是1958年6月9日,中共江西省委、省人委做出了《关于创办江西省劳动大学的决定》,办学的目的是为培养共产主义又红又专的大批人才,普及科学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,建设繁荣幸福的共产主义新山区。

    1958年8月1日,在南昌市郊梅岭成立共大总校,在全省遍地开花成立30所共大分校,宣告了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正式成立,副省长汪东兴兼共大总校党委书记,时任省委书记刘俊秀兼共大总校校长。

    当时报道共大总校、分校共有学生1.1万名,其中工农及其子女占92.7%,被誉为遵循伟人教育思想创办的新型大学。开设的专业涉及农、林、畜、牧、医、工业、农机、会计、教师等,各类繁多而又齐全。

    分校实行半工半读制度,几年时间里,总校和各个分校开垦出了大批的农场和林场,为学校提供教学、生产、科研三结合的基地,也使学校有了办学经费的来源,同时还为学生自给自足的生产打下基础。

    据1959年1月底不完全统计,共大全省各校办农场有66个、林场40个、工厂243个,学校经营的耕地面积4.275万亩,成为培养山区农村建设的基地,解决了办学经费不足问题,当时统计的结果,半年总收入达427万余元。

    1961年,共大创办三周年时,伟人亲自提笔,给共大写了一封贺信,就是著名的《七三○指示》。伟人在信中说:“你们的事业,我是完全赞成的。半工半读,勤工俭学,不要国家一文钱,小学、中学、大学都有,分散在全省各个山头,少数在平地。这样的学校确实是很好的。”

    伟人的指示,使共大的办学模式和招生制度开始转变,从1958年到1961年,共大总校已经开始在全国实行统一招生,高中文化程度的学生可进入共大总校学习。

    分校则视实际情况招生,生源主要来自农村,文化程度参差不齐,甚至没有任何知识文化的文盲也可以进入学习,文盲一般先进入预科班,经过两年的基础知识学习后,才开始学习具体的专业。

    1964年,江西共大的分校达到历史最高峰,各地开办的分校达到108所,在高等教育低落的情况下,那一年共大在校生人数有5万之多,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。

    上百所共大分校,除了共大总校和少数几所分校包分配外,其它分校毕业生都要重新回到农村,这为当时落后地区的农村输送了大批的人才,很多人成为了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。

    在当时农村群众普遍文化程度低下,生产技能相当落后的情况下,共大分校的创办,对山区农村建设起到了非常巨大的推动作用。

    事实上,江西各地方的农业部、林业部等部门的负责人大多都是从共大毕业。在共大总校,一些共大毕业生毕业后,甚至可以留校任教或分配到地方分校。

    当时的国家领导人对共大的办学模式,给予各种关注,朱德元帅曾亲自将自己的侄子朱俊书送到共大总校学习,****刘少奇更是充满热情的肯定了共大半工半读,是一种非常切合当时农村实际的办学模式。

    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被当作了建设山区的有效模式,国家给了最大的支持,几乎要什么给什么,缺什么补什么。

    在那个物资奇缺的年代,农村甚至一个大队只有一台大型拖拉机,而在分校所属的农场,插秧机、收割机、播种机,各种各样的农业机械已经随处可见。

    但是,不得不说的是,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,共大也是一所阶级特色鲜明的大学,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进入共大。进入共大必须要有地方**或公社出具的介绍信,出身不好很可能“政审”过不了关,被拒之于门外。

    据农大校史馆提供的资料显示,从1958年到1980年,共大毕业的学生有21万余人,其中总校毕业生为10563人,分校为202966人。

    1980年恢复高考,冶城分校结束历史使命,划归本县,原址基础上成立了“奉新县第三中学”,由大学变成高中。1981年申报职业学校,大约年底或者次年,国家教委批复成立,名称就叫“冶城职业学校”。

    随着冶城分校历史使命结束,原来属于它的农场、林场,也划分了出去,只留下极小一部分用于教学。在我们从学校毕业不久之后,属于学校的工厂也撤除了。

    大约本世纪初,学校从冶城迁到了县城,保留了“冶城职业学校”名称不变。从此与“劳动”再无关系,与生产也无关系,专心教学,培养学生和技术人才。一般简称冶城职校,也常沿袭以前的叫法,简称三中。

    农场、林场的编制直到现在依然保留着,比如现在的上富镇,辖区内同时还有个东风垦殖场,还有个大港农场。东风垦殖场属于本县,大港农场则属于省管。

亲,点击进去,给个好评呗,分数越高更新越快,据说给香书小说打满分的最后都找到了漂亮的老婆哦!
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:http://wap.xbiqugu.net,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,无广告清新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