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书小说 > 穿越小说 > 李自成的明末游戏 > 城里的月光把梦照亮 第14章 流窜
最新网址:www.xbiqugu.info
    大统领再一次放过泽州,带兵回转阳城境,正遇到李过在附近追杀流寇。

    王自用、张献忠等人前来说和,李自成重申了革民军政策,提出首恶必须正法,胁从可不论。

    最后砍了六个小头领。

    有些反王看不惯革民军行为,率队离开上党。

    王自用等人也借口这边官军太多,纷纷四散而去,上党一时间居然安稳下来了。

    这不行呀,那割命军岂不是太显眼了?李自成抓瞎了。

    他先把李过、袁宗第等人打发回驻地,又叮嘱张道濬善后。给遭灾人家放粮放银,再为攻打泽州做些前期准备。然后大统领准备带领“御林军”逃窜。

    原本打算去河南吃烩面,结果老天下大雨,太行陉山路肯定不好走,李自成北上转道沁水出山。

    第一站当然还是翼城,又被大顺军包围了。

    知县李士淳怒了,“这回你还有什么借口敲诈?你要不要脸?”

    李自成直接回信:“我为什么要敲诈?我是贼你是官,打你不是天经地义?”

    李士淳:“……”

    幸好宣大总督张宗衡带兵来了,同行的还有尤世禄等人,各部官军加起来有近万人。

    李自成一琢磨,不敢说一定能杀败官军,但是凭自己现在的实力,跟他们战个五五开没问题。只是没必要。先不能给其他反王做挡箭牌,人家又未必承情,于是他开始往南跑。

    官军居然不来追。

    那不行,你们要赶紧去剿其他流贼啊。我带路!

    李自成返回去再勾引一下,边扰边跑,然后窜进吕梁山。

    半路上的黑龙关有把总一员带着一百五十个兵,他们哪能防住大顺军,乖乖抱头蹲下等赏钱就完事了。

    过关几十里就是蒲县。

    王自用、张献忠、马光玉等陕西“流贼”,还有本地“土寇”张喜春、丰二、丰三等正在围困县城。

    蒲县去年被攻破一次,那是趁县官不在,城里没有主心骨才得手。这次就不好打了。

    李自成围观了两天,跟众反王说,“哥哥们,官军快来了,咱明天到大宁县城里吃饭。”

    当晚,接到通知的刘宗敏遣高一功率部偷袭,顺利拿下大宁。

    李自成在大宁修整一天,傍晚时,王自用等人赶来了。

    “兄弟,佩服!”

    大统领收了一箩筐恭维。

    大宁这地方穷,几万人吃喝供应不上;而且明军追来了,虎大威部已到蒲县。

    虎大威是蒙古人,崇祯元年与猛如虎从塞外归附。他俩的本名自然不是这个,延绥巡抚给二人改名时称曰“猛虎二将”。

    老虎因跟随尤世禄剿灭河套蒙酋干儿骂有功而提拔为游击;在“己巳之变”中也有功,又参加过收复王嘉胤占据的河曲之战,现为尤世禄麾下参将。

    他将来会升任总兵,在十四年开封之战中被李自成打死。

    虎大威进了吕梁山,先遇到了“土寇”张喜春等人,当前正在跟他们在蒲县谈招安的事。

    众反王一商量,这地方粮草也不多,咱还是趁机跑吧,到别处找饭吃。

    李自成说,哥哥们且观敌料阵,看大顺军如何拿下隔壁的隰州。

    王自用等人却说,你已经打了大宁,于情于理这回要让我们上。

    李自成还要坚持,张献忠已经干脆利落的率兵先走。

    你妹的,要不要这么客气?我是知道隰州好打才主动求战啊,你们一个个的别太讲义气行不行?

    大统领原本想刷点战绩、威望,说不准可以提前取代王自用的盟主位。泡汤了。

    张献忠自大宁袭隰州,守备高逸开北门遁去。知州杨玮拒守,射伤贼甚多.中流矢坠东城下……

    众反王搬家到隰州。

    这地方同样穷,粮食也不多。几天就被“流贼”们吃的差不多了。

    李自成提议,你们再穿回上党,我断后。那边是大顺军地盘,可保无忧。然后你们再借道下河南、上河北去吃饭。

    吕梁山区本就穷,养活刘宗敏就够了,你们赶紧一边玩儿去。

    众反王商议两天,出山。

    七八万“蝗虫”横穿汾西,准备再次进入上党。

    此时北面的宁武兵也快赶到了。李自成让刘宗敏前去阻挡,歼灭或赶跑都行;南面的虎大威不用管他。完事后刘爷继续潜伏就行。

    大统领趁闲跑去游览了姑射山,风景不错。然后革命军和扫地王张一川留在汾西断后。

    张一川是个能人,再过三年他会跑去凤阳烧了老朱家皇陵。那事跟李自成完全没关系,原历史线李自成离着凤阳几千里地呢,他飞都飞不过去。跟张献忠的关系也不大。

    后来,张一川被官府招安,接着死在张献忠手里。

    大明胸怀宽不宽?张一川这种人都能招安。

    也可能是因为反王数量太多,名号太杂,朝廷根本分不清楚哪个是哪个。不然就凭刨了朱元璋的祖坟,张一川必须被凌迟处死。

    当然,这次他的大结局应该会换一个了。

    七月底,虎大威率兵出山追击流贼。他一看革命军严阵以待,掉头就跑。

    李自成郁闷,咱现在有这么大威名了?

    大顺军再等了一天,结果得知老虎直接跑回隰州去了。

    没劲!

    李自成跟张一川商量,汾西县这种山区穷的拉稀,咱往南边走一走。老张没意见,反正有大顺军顶在前头扛事,他跟着混吃喝就行。

    此时北面的介休县知县正是何腾蛟,将来是南明重臣。李自成暂时也没空跟他多谈谈人生理想,只送了一首诗打个招呼。

    大顺军先跑去霍州饱餐两日,然后沿汾河南下过赵城县。前面就是平原地带,人马驻扎于明姜镇休息。

    此地再往南十几里就是洪洞县,沈一石老家。

    短毛“高僧”暂离大队,轻骑前往,顺路跑贾村广济寺参观了那颗大槐树。

    “问我祖先在何处,山西洪洞大槐树。”

    明初洪武年间先后从山西往外移民10次,永乐年间移民8次,累计起来将近百万人之多。

    洪洞大槐树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移民集散地。

    因为移民都是被强迫离家的,官兵就在每个人小脚趾上砍一刀作为记号,防止他们逃跑,于是就有了“跰甲”谣言。

    又因为老百姓都是被官府绑着双手行路。在押解过程中,他们需要大小便,就冲着押解的兵卒喊一嗓子:“解开手,我要方便。”

    时间一长,人们懒得多费口舌,只喊一声:“解手。”

    从此,大小便又多了一个代名词。

    当然,这个说法同样没道理。“解手”一词早在元代就已出现,《错斩崔宁》:“……叙了些寒温,魏生起身去解手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李自成一路念着“阿弥陀佛”,顺利进入县城。

    沈一石又去河北买粮了,不在家。

    沈老西儿惊掉下巴,“大,大,大掌柜?你怎么来了?”

    李自成笑道:“带着大顺军出来遛一遛。”

    沈本升急忙道:“可不敢造次啊,官军都在呐!”

    南面四十里就是平阳府城(临汾),张宗衡的大队人马正在那边筹集粮饷。

    李自成又不疯癫,当然不会打洪洞。并不是怕官军,主要这边也没啥好打的。城里上下几乎全被沈家暗中说动了,大顺军随时都能占领县城。①“(大顺)伪官多山西洪洞人,皆生员之无籍者。”

    倒是刚上任的知县老爷挺尽责,杨天精勒令邑绅杨义捐资三百两于六门左右增建敌台。

    弄的杨土豪一肚子火气,天天念叨大顺军怎么还不来?老子给短毛纳税,不说有一系列好处,光是保平安就足够了。捐给知县有啥用?城墙修的再好能挡住大顺军?白瞎了。

    李自成此次跑一趟只是跟沈家叙叙旧,交待些事情,没空跟其他土豪见面。

    当前的洪洞也没啥名人,只有个刘令誉在外做官。他将来最高做到兵部侍郎,然后明亡了,然后先投顺后投清。

    原历史线等到这个月月底,刘令誉会跟皇帝上言:“有自贼中逃回者言,旧在晋中贼首掌子等十六家,最枭獍者为闯将、紫金梁,戴金穿红,群贼效之。遂皆以红衣为号。”

    可见在原历史线,闯将李自成在今年也出头了,更何论现在的大顺军。崇祯皇帝或许已经恨的咬牙切齿了。

    至于“皆以红衣为号”,李自成的队伍虽然没叫“公农轰军”,那也不妨穿个红衣靠拢一下。

    其他家穿红衣的原因,大概源于明朝尚红,比如士卒军服为红衣,皇帝龙袍也是红色。同时农民军里又有很多是边军出身,穿红也是习惯吧。

    所以官府对流寇的记录多见“红甲贼”、“着红袍”、“红衣骑马”等描述。

    古代军服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其亮丽显眼的色调。早在秦汉两代,军队制服普遍采用红、黄、粉等比较鲜艳的色调。越是所谓的“天子近卫”“羽林精锐”,他们的穿着打扮往往就越引人注目,还会在军服上佩戴各类装饰用标志。

    欧洲也一样。即便到拿破仑,他麾下的大军也以色彩绚丽的军服而闻名;再比如波兰翼骑兵甚至会在背后加两个小翅膀,以及戴高帽,头上插羽毛等,太拉风了。

    以后世眼光看,这样的军服太过显眼,容易被敌军发现,隐蔽性或者说生存性实属不佳。

    但是,古代战争和后世战争有很大不同,即使是弓、弩等当时的远射武器,它们的精度、射程、威力远不如后世枪械。因此军队制服的颜色,或者说隐蔽性能并不是什么重要问题。

    早期的火绳枪、遂发枪性能也有限,没法做到八百里开外一枪干掉敌方指挥官。

    相反,鲜艳色调的军装更容易提振士气,华丽军服显得威武雄壮,同时可以威慑敌方。隐蔽、实用等后世军队关注的军服属性反而居于次要地位。

    大顺军将来爆出线膛枪后,李自成倒是可以给散兵们装备些迷彩服,让他们专打黑枪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沈本升对大统领说现在形势太危险,他在城西南三十里处建了寨子,邀请大顺军前去盘踞。正好红薯、土豆、玉米这些新作物都种下了,让大统领指点一下农事。

    老沈胆小,李自成也就不吓唬他了,聊了些事情后出城。

    洪洞县城遍插斧镰旗,“流贼”从门口路过,果然秋毫无犯。沈家的威望更高了。

    上寨村在太岳山中,被沈家拿钱抱养了,沈二石是村长。

    寨子建设的不赖,石墙环绕,火炮不少。村子隔壁就有河流,不缺水。

    村里有近三千亩地,其中两千亩种的是玉米、红薯、土豆,长势良好。这里不光是首批试验田,将来还是育种基地。

    以后可以研究下大、小麦((蚕豆、豌豆)-玉米(大豆、红薯)一年二熟,或春玉米-小麦-小米二年三熟。还有麦、玉米、红薯套作三熟制。

    再加棉花、甜菜、花生等,三年五熟也可以弄出来。

    当然,因为水土、气候、肥料等问题,虽然有李自成指点,那也需要花个五六年时间慢慢试验才能掌握新技术。

    比如李自成刚离开的吕梁山区,包括很多山区,能长草,但是种不出粮食,主要原因就是积温不够。

    直到更抗寒的玉米土豆传入,才部分的解决了些问题。想要彻底解决,那要等发明地膜——中国用地膜技术将粮食作物的生长海拔往上提了一千米。

    地膜看上去薄薄一层,但作用相当大。不仅能够提高地温、保水、保土、保肥提高肥效,而且还有灭草、防病虫、防旱抗涝、抑盐保苗、改进近地面光热条件等多项重要功能。

    它对于三北地区,低温、少雨、干旱贫脊、无霜期短等限制农业发展的因素,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。可以使作物普遍增产30%-50%。

    地膜当然也有坏处,作物收获后它残留在土壤中,难以降解,对土壤造成了污染和损害。

    地膜即是石油化工产品聚乙烯产品,现在的李自成想都不用想。

    陕北有易开采的石油,将来能做个内燃机玩就不错了。

    转眼又到了八月十五,上寨村里过大年。

    吃着五仁月饼的李自成收到两封信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第15章保我主登基称皇

    第一封信是张道濬来的。说紫金梁王自用找上门,求招安。他问大统领如何处置,要不要砍了王自用,顺便吞了他的部属。

    李自成回信说不要妄动,把事情报给巡抚宋统殷就行。他知道招安肯定弄不成,吞并王自用还要再等等。

    第二封信就是王自用来的。他召唤所有在上党附近的农民军,前去阳城会合,共商大事。

    商个鸡毛,他不过是想招安。招徕的反王越多,他的底气越足,谈判本钱越厚。

    然并卵!

    王自用手下有个宜川县廪生,叫韩廷宪,这家伙和官府有勾搭,一直是他在背后撺掇招安事宜。

    “要当官,杀人放火受招安!”无数前人已经证明了这条路可行。

    但是这次不行。

    汇聚到上党的“流寇”将有三十多家,总人数十五六万,官府疯了么敢一次性招安这么多人。

    何况招安之后如何安插?上哪找粮食吃?要不要给饷银?

    本身自家官军都穷的要喝西北风了。怎么可能养活那么多“流贼”。宋统殷虽然贵为巡抚那也不敢擅自做主。

    再者,很多农民军原本就出身于官军,因为没饭吃才当“流贼”,现在受招安再跑回去谁能保证有饭吃?

    而且在陕西被招安的那些头目都是啥下场?

    最后,众反王们并没有陷入绝境,东西南北想去哪去哪,也用不着假投降。

    所以,当王自用在大会上提出招安,张献忠、刘国能等几人当场反对,直接拉队伍走了。

    接着,官军又偷袭了农民军。王自用大怒,内部谈不拢就够糟心了,你们还撕毁合约,老子不招安了。

    事情就黄了。

    李自成一时半会儿赶不回去,先写信通知李过,让他代表大顺军参加反王大会。去了多看多听,少发言少表态,私下里要跟反王们多拉交情。

    当晚,大统领把事情添油加醋通报给扫地王张一川。

    老张倒吸一口凉气,“又要奉他为盟主?若是以前也就罢了,可眼下,论战力革命军第一;论威望大统领也不弱于紫金梁。他好大的脸!”

    张一川带着部下五六千人自从跟革命军合兵,生活水平大幅提升。

    尤其到了上寨村,一天三顿饭全是白面馒头,敞开了吃,小日子过得简直比地主老财还好。他们只是帮着种地,回归老本行,又不用出去打生打死。很多小兵们都想着在上寨村安家落户不走了。

    所以,张一川当然向着李自成。他又说现在农民军人多势众,根本没必要接受招安。

    李自成说道:“就是嘛!咱们做良民,朝廷拿咱们当猪狗;咱们杀官造反,朝廷倒要请咱们去做官。贱骨头!招安个鸟!”

    聊了几句后他试探着招降张一川。

    结果人家不愿意,合兵没问题,完全投靠当属下不行,他还是想单干。

    吗的,又是一个愣头青!

    李自成暗暗生闷气,转回头就拉下脸了,那就不能继续养着你浪费白面了。老子弄点粮食也不容易。

    革命军往常自己改善生活吃个面,吃的是黑面。

    小麦带皮直接磨碎,出来就是黑面,出粮率百分百,也可以叫他全麦粉。还有90粉,脱去一成的皮,这才算是白面;80粉是精白面;富强粉就是70粉,小麦种子最核心的部分磨出的面粉。

    这年头,能吃黑面都是小康人家,白面只有缙绅大户才吃的起。

    像硬糜子这类,不去皮实在难以下咽,一般才会去麸皮。

    另外,水稻出粮率赶不上小麦,当前大概在65%左右。当然,它同样分糙米和精米。

    反正,李自成不能留着张一川继续浪费粮食了。

    第二天做准备,第三天大军就开拔启程,进上党。

    向东走六十里山路到府城镇(安泽县)。

    此地再沿沁河往南走百十里峡谷路就是沁水县。

    修整一日,第二天大队人马刚出发不久,老天爷开始下雨了。

    李自成掐指一算,这次好像要断断续续下十几天。这可不能继续行军了。

    如果沁河发洪水,在山间沿河走的上万大兵要遭殃。保险起见,李自成只能再掉头返回府城镇驻扎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雨已大至,一闪亮过,接着是一个响雷。

    榼山书院里面挺热闹。落地玻璃窗隔绝了雨水,不耽误赏风景。惬意!

    又到了“神棍”孙鼎相装逼的时刻。

    在坐的尚宁一质疑道:“算家往往说大话,偷天换日,只怕未必。”

    孙鼎相捋着胡子笑,“不信?你且看我本事。”

    少顷,远处天空登时打了一闪。

    孙老汉急忙左手掐个指决,念叨两句,猛然右手举剑刺天,“雷来!”

    “轰隆隆……”

    天边果然传来连绵雷声。

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尚宁一和围观众目瞪狗呆!

    孙鼎相又掐指决算了算,老神在在道:“刚才这雷霄应离此地十里零一百二十八丈。”

    “雷都算出几丈几里,这话未免欺人了。”尚宁一咽了口唾沫,半信半疑。

    孙鼎相哈哈大笑,“想不想学?”

    短毛的学问真厉害!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李自成在府城镇一耽误就到了九月份。中间发生了很多事情。

    延绥巡抚张福臻因无钱犒赏士卒,部下哗乱,被朝廷罢去,以陕西右布政使陈奇瑜与代。

    陈奇瑜因为剿杀农民军得力,将于两年后出任五省总督,然后只几个月就因“车厢峡”事谪戍边。(车厢峡跟李自成没关系)

    到李自成从北京退出,半路抓获了陈奇瑜,结果那老汉在唐通暗助下逃跑了。

    之后唐通叛顺投清,陈奇瑜出钱出粮出人出主意帮助唐通攻打陕北。再然后陈老爷功成身退,回家养老。

    顺治五年,陈奇瑜因“违制蓄发”被砍。

    何苦呢?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太原东面一百里的寿阳县被八爪龙攻破,他还打退了宁武兵。

    宁武总兵马士麟刚上台又下台,张应昌代之。

    “言者谓宁武卒善逃,宜令应昌率所部三千人以从,报可。”

    张应昌马上要带领善战旧部进入山西。他原来定边副总兵的位置会被弟弟张全昌顶上。

    山西巡抚宋统殷剿贼不力被听勘,老宋窝在潞州也就懒得动了。

    山西镇总兵尤世禄又“生病”了,不出工不出力。

    宣大总督张宗衡还在筹集粮饷,也没动弹。

    整个上党只有兵备道王肇生一人挑大梁,左支右拙,苦啊!

    王自用求招安的事自然也黄掉了。

    吕梁山那边,高一功和王之臣合力攻破了临县。双方是表面友军。因为刘宗敏来信说那个王短毛不投降,要不要干掉他。李自成回说暂时不要动,年底曹文诏贺人龙李卑等会从那边过河,马上要经受考验了,大顺军当前要养精蓄锐,保存实力。

    顺便说一下山东事。

    辽东巡抚刘宇烈改任山东巡抚,他以为叛军可抚,乃请于朝。而孔有德则乘其不备,猝然攻城。于是老刘“以丧师辱国,玩寇失事遣戍。”

    另外,他弟刘宇亮是吏部侍郎,过几年会做到尚书、内阁首辅。刘宇亮还是主的羔羊,把填主叫引入四川老家。到崇祯十二年清兵再次入关劫掠,他因罪被罢免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九月六日,李自成和张一川两支队伍抵达端氏镇。

    沁水周边没被祸害,但是阳城那边就惨了。县城虽然没被攻破,但十几万农民军轮流去吃饭,城外已残。

    不管是地主老财还是贫苦百姓,统统遭劫。

    李自成收到的求援信装满一箩筐,除了阳城大户,张慎言、孙鼎相等人也来信请革命军帮一帮阳城,维持下秩序。

    早干什么去了?让他们不交税!

    此时十数万蝗虫已吃干抹净,大多数去了河南河北,只有几股小“流贼”还在上党四处流窜。

    大统领召集麾下李过、冯起龙、张道濬、韩霖等人开了个会。

    “时机差不多了,拿下一座城,革命军要正式建立国号!”

    会场当即就轰然了。

    张道濬唰的站起,抱拳道:“臣等必效死力,保我主登基称皇!大顺江山万万年!”

    李自成压压手,让他坐下。

    “你们稳重一些。丑话说在前面,革命军三五年内还是要四处流窜,什么荣华富贵的别指望。”

    古人早说了:长驱四野,飘荡掳掠,此盗寇之术,非帝王之略也。可是李自成还没条件建立稳固根据地,做“流贼”实属无奈之举。

    冯起龙眼红耳热,站起说道:“大统领……皇上为解救天下苍生起兵,臣等绝不敢贪恋禄位。”

    李过也站了起来,“皇上,咱去打长治拿沈王祭旗?我……臣愿当先锋!”

    李自成摇摇头,“长治不行!”

    那边巡抚宋统殷还有几千人马,虽然他们野战不行,守城一定会死磕。就算革命军能打下来也得不偿失。而且若是吊死一个王爷,大顺军怕是要被困死在上党了。

    阳城一样不合适。士绅们已经求饶要报效军需了,再打说不过去。

    泽州城规模不大不小,攻克难度不高也不低,拿下立威最合适。

    张承宠虽然做了两个月准备,相应的张道濬也做了两个月小动作。这回跟指挥使亮一亮肌肉,打一仗让他彻底服气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九月十日,大顺军万余人包围泽州。

    原城外驻扎的一千多兵提前被调回城内防守,困守孤城。他们不可能等来援兵。等朝廷得知军情紧急调兵遣将,泽州坟头草都三丈高了。

    泽州城西面、南面有河环绕,大兵展不开,所以革命军主攻方向为北、东。其实在绝对的实力之下,用不着什么佯攻、齐攻,单打北面一路就够了。

    宁山卫指挥使张承宠伫立城头,心里百感交集。

    怎么就走到这一步了?短毛为啥不继续当个小流寇?大家做做买卖,各取所需,共同发财,不也挺好?

    短毛为啥有这么大的野心?撑死你!

    张承宠身边的知州王胤长心如死灰,连连叹气,拱手道:“有劳指挥使!”

    几个月下来,他对革命军的了解越来越多,然后越来越没底气。不说对方战力如何,光是一套放粮放银收买人心的手段就能蛊惑小民为贼效力。

    泽州城,大概是守不住了。

    投降或者被俘都不是王知州的选择,忠君爱国的他只有一条路,抹脖子殉城。

    张承宠扶着女墙惨笑一声,“为国尽忠只在今日!”

    浑浑噩噩过了大半辈子,没成想临到头来他居然觉悟了。人心,可真复杂。

    泽州尽管多做了两个月准备,可是又没几个土豪愿意报效钱粮,那帮人反倒处处扯后腿。

    张承宠和王胤长勉力支应,只多挖了条护城河,多招了一些民壮,多置办了几十门火炮,再就没了。没钱什么都干不成。

    他俩心力憔悴的同时,泽州城内的士绅们并无慌乱,稳坐钓鱼台。他们当中既没有大奸大恶之辈,而且指挥使已经暗地里言明,城破后革命军一人不杀。

    当然,破城后“乐捐”是免不了的。所以土豪们处处扯后腿,不想让泽州对抗革命军。

    如果主动开门投降,老规矩就是只给革命军纳税就可保平安,这世道,论起来还是挺划算。

    可是,知州王胤长油盐不进,一定要为国尽忠。那帮土豪们也没办法,又不敢公然作乱。

    要是革命军有十来万人马,可能他们早就取了知州的项上人头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大多数人以为战争是由拼搏组成的,其实不是,是由等待和煎熬组成的。

    大顺军迟迟未攻城,让张承宠更心焦了。指挥使和知州坐立不安,如热锅上的蚂蚁。

    实情是李自成先吃了顿饭,然后又找地方去拉屎了……

    卸完货回来,大统领觉得没必要再跟张承宠、王胤长多说废话,拔剑高举——

    “攻城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第16章破城

    “开炮!”

    “咚咚咚咚……”

    北门外十几位91大佬开始怒射。

    “指挥使,快入城楼暂避!”

    “外无援兵,内无可挡,能避到几时?”

    “唉!”

    于是王胤长也想开了,干脆负手而立,挺身挨炮。

    91大佬一口气射了两百多发。

    泽州城上的小炮无力反击,仅有的三门巨炮又因为不能调整方向、角度,几乎毫无作为。

    91大佬稍作休息,降降温,然后再次开始蹂躏城头。

    守军已经不见了踪影,张承宠和王胤长两人也没影了。城头上空荡荡一片。

    趁热打铁,革命军的几十门81炮和71炮开始抵近发威。

    泽州城头上的弗朗机开始反击,但是炮手们很快就被打成筛子。

    炮击中,大顺军这边的瞭望台已造好三架,高四丈,超出城墙五尺。用以观察敌情。

    这玩意儿临时打造不方便,又麻烦,还不能重复利用,下次应该研究热气球了。

    炮兵观察员站在瞭望台上引导火炮再打了小半个基数,北城墙上已经看不到活人了。

    时已过午。

    两千多赤卫队员以及附近征召来的三千多民壮开始负土填沟——每运五百斤土石给银一两,群众踊跃,高呼万岁。

    他们并不以帮“贼”效力为耻。

    别说大顺军秋毫无犯,是老百姓的队伍,而且同是中国人呀。要知道未来七加一国联军即将入侵京师的时候,雇佣了大批本地百姓帮他们装运武器,拉运粮草。甚至羊人打到京师城墙下,群众们还帮着扶梯子。

    可悲吗?还是可叹?

    国不知有民,民亦不知有国。如此而已。

    肯泥迪在就职典礼上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:“不要问国家为你做了什么,要问你为这个国家做了什么。”

    这句话并不无耻。因为当时那个国家正为它的国民提供着星球上最优越的生活水平。如果没有这个大前提,那才叫无耻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泽州两道护城河,宽不过一丈,深不过五尺,很快就被一一填平。

    李自成的中军帐大旗挥舞,军号嘹亮。

    李过接信,下令总攻。

    张能、王文耀、李茂春各领一哨冲向城墙。

    扫地王张一川战意强烈,李自成劝说未果,就让他带几百人去凑个热闹。

    “御林军”同样战意高涨,奈何大统领不让他们上。革命军小将姚奇英原本热乎的心哇凉哇凉。

    后面没啥好讲的,李过所部只一个冲锋就拿下泽州。城头变幻大王旗。

    泽州知州王胤长头被打没了;宁山卫指挥使张承宠不知算不算幸运,胳膊断了腿也骨折了,失血过多,能不能救回来难说。

    城内秩序井然,家家户户高挂小红旗,又有写着“顺民”二字的纸条贴在大门上。

    道路两侧披红挂彩,摆案焚香,“顺民”们跪倒一地迎接革命军大统领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李自成早先还想着在王府登基,结果跑去一看,那俩郡王府规制既小,又年久失修,拉倒吧。

    还是去衙门暂住。

    当晚,城里众士绅开列的“乐捐”清单摆在李自成案头。

    粮食三千石,银子十万。其余绸缎杂货若干。

    “这么少?”李自成相当不满意。

    指挥同知陈承业急忙解释,“还有农税、商税,各家正在计算,一二天就能报上来。”

    李自成把清单丢在一边,“明天大顺开国大典,喜庆日子。姑且放他们一马。这些已经预备好的钱粮均分给城里百姓,这事你去办。还有被炮火误伤的民房民人,全部要发放抚恤。”

    陈承业跪拜后出去了。

    第二批召见的是宗室,宣宁王府宗理、隰川王府宗理。

    两人进来不行跪拜礼,随他吧。

    “你们放宽心,革命军既不抄家也不杀人,两位皇亲可以继续过你们的小日子。话说辅国中尉能有多少俸禄?够不够吃?多为后代子孙想一想,让他们学点谋生本事,将来也不至于饿死。科举也是一条出路,人家隔壁陵川王府马上就能出个进士。”

    早在明孝宗弘治十六年,就有人提议,让宗室子弟进学,与儒学生员一体参加乡试和会试,中进士者,除授王府官。但礼部以祖制未有先例,没有批准。

    到了万历中期,宗室问题越来越严重。尤其底层宗室既没家产又领不到俸禄,没活路,明廷才准许宗室之中除将军、中尉外的宗室子弟,有志于科举者,可与一般生员同场应试。

    之后又陆续放宽限制,宗室成员中将军和中尉皆可与生员一同应试。

    只是考中后需要放弃世袭爵位,由吏部任官。大多做的是小官,升不上去。以他们的身份,皇帝也不放心让他们做高官。

    之前宗室出了几十个举人,进士要到天启年才考出第一个,来自晋藩山西汾州府庆成王府宗籍。之后陆陆续续共有十三位。

    其中尤以宁藩后人最为突出。因为受当年宁王造反牵累,他的子孙生活待遇滑坡,反而使得宁王一支成为宗室里读书最好的。

    李自成跟俩宗室说了几句话,俩老汉一直低着头也不回话,原样退出去了。

    第三批进来的是士绅代表。除了城里人,城外大阳等各村镇也派了代表来,都是子侄小辈,老头子们没出面。

    大概有三分之一的士绅在攻城前就溜了。那帮家伙或者是不愿从贼,或者是担心革命军不会遵守诺言。

    李自成跟他们重申了政策,众人唯唯诺诺。

    “秋粮和商税尽快缴纳,不要想着一拖了之。自家粮食没收齐的也要报个数额上来。我跟诸位坦白说,革命军最多待半个月左右。别高兴的太早,我迟早还会回来,届时凡拖欠钱粮的一概抄家!”

    城外被各家“流贼”祸害的不浅,老爷们损失颇多,但此时也不敢多辩解,擦着汗出去了。

    李自成又招来张道濬谈了谈。

    开国事宜已筹备妥当,只是比较简陋。

    现在没必要多讲究,建国只是定个大义名分,昭告天下有这么个政权成立了。

    等将来拿下北京再重新举行大典。因此李自成暂时不称皇,继续以大统领名头行事。他现在用得还是假名字,总不能以赵德胜名义登基吧。

    虽然前头李自成的祖坟跟现在的“李自成”无关,那也不好泄露底细后让人刨了。

    至于国号……

    李自成仍然采用“大顺”。

    六六大顺,多吉利!

    历代国号由来——

    周,周虽旧邦其命维新。“周”是旧有的邦国,名称来源不清楚。夏、商国号同样。

    秦,先祖封在秦地,又称秦王,因此叫秦。

    汉,项羽把刘邦封在汉中,称汉王,因此叫汉。

    隋,杨坚世袭爵位随国公,开国后认为“随”有走的意思,恐不祥遂改为同音“隋”。

    唐,李渊世袭爵位唐国公,因此叫唐。

    宋,赵匡胤之前是宋州节度使,因此叫宋。

    元,蒙人是外来者,既无封地又无官爵,于是从《易经》挑了句“大哉乾元”,叫元。

    明,国号来历不详,没有官方解释。

    朱元璋消灭陈友谅、张士诚等后自称“吴王”,按传统来说他立国号为“吴”或者“大吴”比较正常。后来不知为啥没取。

    万历朝首辅朱国桢曾记:“国号上加大字,始于胡元,我朝因之。盖返左衽之旧,自合如此,且以有别于小明王也。其言大汉、大唐、大宋者,乃臣子及外夷尊称之词。近见新安刻历祚考一书,于汉、唐、宋及司马晋,皆加大字。失其初矣。【唐碑有称巨唐者,巨即大也;宋曰皇宋,皇亦大也。】”

    朱国桢连皇帝他爹名字都写不对,信他年都能过错。

    五代梁、唐、晋、汉、周等小朝廷就不说了,史书中都有记。

    单看大宋,赵匡胤下诏:“昔汤武革命,发大号以顺人;汉、唐开基,因始封而建国。(我)宜国号大宋……”

    又有诏曰:“……已登大宝,宜改显德七年为建隆元年,改国号为大宋。”

    这可并不是“臣子及外夷尊称之词”,人家皇帝自己明明白白说了是“国号大宋”。够权威吧?

    所以国号前加“大”字早有了。

    至于清朝国号,前头努尔哈赤称汗,先立为“金”,应该有传承之前女真人金朝的意思——

    明末女真大概可分建州、海西、东海(野人)三大部,努尔哈赤出于建州女真的八部之一,又曾臣服大明,故蔑称奴。所以常用建奴代指后金,又称东虏。

    建州、海西、野人三部是按地域划分,并不是按族群分。别说三部之间,就是三部内部的生活习俗也有差异,六十多个小部落互不隶属,而且混入了很多蒙人、汉人、高丽人等。把他们都叫女真只是个统称而已。

    明末的女真人是不是宋代女真人后裔?有些联系,但不能完全看成一回事。不展开了。

    到皇太极上位,尤其是他从林丹汗儿子手里拿到了元朝“传国玉玺”,他就不用再拉大旗扯虎皮了。于是把“女真人”改称“满洲人”,又改国号“金”为“清”。①元朝玉玺非是大蒙古玉玺。忽必烈建立元朝以前,成吉思汗以及窝阔台、贵由等几代统治者所使用的玉玺失传了。林丹汗那块玉玺被皇太极拿了后,据记载被弄坏了,乾隆又仿制了一块,最后被蒋秃带去小岛了。

    “清”同样来历不明,没有官方解释,众说纷纭,不多提了。

    李自成的“大顺”什么来历?

    “六六大顺”这种搞笑理由看看就行了;“顺者昌逆者亡”同理。

    这年头城镇被攻破后,民人多在纸上写“顺民”贴在门上防止乱兵打劫,也可能是个来源。

    米脂县文庙早前立的石碑里有“予邑永唯兹赖,天朝赐之名曰大顺城可也。”或许李自成看过,也算一个原因。

    “顺”这个字确实不错,从儒家的《礼记》、道家的《老子》,到司马迁的《史记》,都有阐述。

    翻开《周易》也有:至哉坤元,万物资生,乃顺承天。

    (明朝国号也能在《周易》找到,还挺合适。

    “大哉乾元,万物资始,乃统天……大明终始,六位时成,时乘六龙以御天。乾道变化,各正性命,保合大和,乃利贞。首出庶物,万国咸宁。”

    元朝的国号取自“大哉乾元”,那朱元璋从后文选取“大明”非常说得通。李自成若要继承明朝正统,应该取“大和”两字?)

    除此之外,“大顺”来历最有可能出自“谶语”。

    明武宗正德皇帝时期,有个进士梁亿,撰写了一本《遵闻录》,多记录“野史”。

    内中有一则——

    高庙(朱元璋)尝命(刘)伯温卜历数之长短,伯温卜之曰:“遇顺则止。”

    高庙遂以手书空,良久曰:“三百单八亦足矣!”

    看来朱元璋理解错了,他还以为大明朝能延续三百零八年,没想到是被李自成的“顺”推翻。

    李自成麾下将来有两个狗头军师,宋献策、牛金星,尤其宋献策,挺得李自成看重。他就是一算卦的,自然对各种“谶语”有所了解。由他提出“大顺”国号非常可能。

    而且《推背图》也有,“黃河水清,气顺则治。”

    还有个巧合事——

    崇祯十四年,京师外面卢沟桥旁的军营驻地被改建为宛平城,只有两门,西门叫永昌门;东门叫顺治门。

    也不知道是哪个乌鸦嘴起的名字,仅三年后,果然从西边来个了永昌皇帝,从东边来了个顺治皇帝。

    神奇!

    再说年号历法。

    历史上,耶苏出生的那一年被定为公元元年,而当时的中国恰巧是元始元年。

    元始是西汉第十四位皇帝汉平帝刘衎的年号。而这个年号是谁定的呢,没错,是王莽定的。难道只是巧合吗?

    王莽是穿越者,早已看穿一切,他提前让中西接轨。

    比如他搞出来的“游标卡尺”,比如他穷其一生都在寻找一个叫刘秀的男人……

    王莽篡改时间线终于被位面之子刘秀发现,于是刘秀为了维护时空正确性,不惜在战场召唤陨石,以二万农民起义军干掉了王莽四十万的国家正规军。

    王莽当然不是穿越者,只是表面看起来像。

    儿皇帝刘衎病死,王莽就不装了,直接走到前台登基称皇。

    他还颁布了一系列新政——

    土地国有;平均分配;废除奴婢制度;计划经济;国`企垄断;改革货币;消灭不劳动者;鼓励科技发展……

    很眼熟吧。

    所以胡适说:“王莽是中国第一位设会主义者。”

    儒家一直辅佐了千年皇朝,但他们从未真正取得决定性的胜利,只是统治者的夜壶。

    唯一的例外就是王莽。

    王莽是真正的儒家,他所做的一系列托古改制,就是想建立起儒家眼中的天下大同。

    结局不用说了,国家被搞乱。可见儒家学说根本上不得台面,“思想巨人,行动矮子”,就是空想。

    说回年号,这一次中西要接轨吗?必然。但不是王莽那种主动凑上去硬舔,而是让鬼佬用中国纪年。

    敢不用?李自成要杀过去焚书坑儒,打得他们跪下唱征服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第17章何苦呢

    李自成又去看望了重伤的宁山卫指挥使张承宠。

    老张双眼紧闭,只吊着一口气,未必能活下来。

    “何苦呢?何必呢?”大统领摇头叹息不已。

    老张暂时也没法回答了。

    他倒是没食言,十万石粮草还有几十个“有本事”的千户百户都到位了。

    粮草原本说好的是十五万石,因为雨害庄稼,张承宠没凑齐。

    有一万石粮在附近,还有四万在河南藏着,另五万早已进了张道濬、张能、袁宗第口袋。

    有这么一大批宝贵物资到手,所以李自成对前面城里士绅的“乐捐”也就兴趣缺缺了,直接拿去赈济百姓。

    千户百户等人都候在泽州城里。他们不全是老张麾下,多数来自山西、河南、河北的其他卫所。

    大明卫所不论官还是兵,都世袭,卫所武官袭职的最低年龄为15岁,年龄不够就多等几年。

    比如戚继光15岁就继承了祖上传下来的正四品登州卫指挥佥事,起初没人服他,小戚只好勤学苦练,终于成就一代威名。

    当前的卫所里,地主和老农占多数,但也有一些军事人才。他们除了跟随父辈学习家传武学,还有另一个进修途径。

    中国古代有没有专门的军校?

    像商周春秋战国之时,贵族们都是文武不分家,兼学。如果你说鬼谷子开办的算是,那就算吧。

    汉代有羽林卫,“取从军死事之子孙养于羽林,官教以五兵,号曰‘羽林孤儿’”。约莫有些集训班的意思。类似的还有蒙古怯薛军。但不好说是正规军校。

    后来就是世家大行其道,家传垄断知识就够了,没开办军校的必要。

    唐朝武则天虽然首创了武科举,但是并没设军校。

    “将门”这个词能说明一些问题,也就是家传,要一直延续到清代。

    不止军事,古代几乎所有的行业,都是师傅带徒弟这样的培养模式,绝学甚至传内不传外。①(其实封建人身关系非常好用,甚至到21世纪了,高级技工仍然是靠师傅手把手带出来,反观技校职高出来的都是小混混。欧美那些国家也是一样。)

    儒学除外。也从侧面说明儒学其实就是毫无卵用的玩意儿,倾囊相授也无所谓。相反真正的好东西都私藏了,不可能广而告之。

    到魏晋南北朝后,北方五胡十六国中出了个前秦,大名鼎鼎的苻坚想过开办军校。

    “作教武堂于渭城,命太学生明阴阳兵法者教授诸将。”

    结果秘书监朱肜谏曰:“陛下东征西伐,所向无敌,四海之地,什得其八。虽江南未服,盖不足言,是宜稍偃武事,增修文德。乃更始立学舍,教人战斗之术,殆非所以驯致升平也。

    且诸将皆百战之馀,何患不习于兵,而更使受教于书生,非所以强其志气也。此无益于实而有损于名,惟陛下图之!”

    然后“坚乃止”。军校胎死腹中。

    接下来要出军校就一竿子支到六百多年后的宋朝了。

    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,“杯酒释兵权”。

    那是加强集权,不能看做“重文轻武”的起因。

    赵大“一条杆棒等身齐,打下四百座军州都姓赵”。以他的威望、实力和能力,会怕手下武官造反?

    宋朝最不能黑的就是赵大。以武功起家的皇帝怎么可能“重文轻武”,尤其当时边患还没解除呢。

    宋二上台后就不行了。高粱河车神开始以文御武,也就是传说中的“重文轻武”。

    之后文彦博喊出“为与士大夫治天下”;韩琦嘲讽狄青“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乃好儿,此岂得为好儿耶。”

    但是,同样进士出身的范仲淹提议建立军校——武学。

    宋仁宗同意了。可惜,“庆历新政”没两个月就玩完。范仲淹、欧阳修等改革派相继被排斥出朝廷,军校随之关门了。

    时隔30年后,王安石再次变法,“武学”再次开张。

    全国各地开设了十七所,朝廷还专门为之编了教材——《武经七书》、《武经总要》。

    课本还有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、《春秋》等儒家经典。

    军校学制三年,每年进行考试,不及格的要留级。三年学期满再考试,毕业后包分配工作。

    如果入学前是低级武官,结业后则提升为“三路巡检、监押、寨主”,如果是平头百姓,则”授予经略司教押军队,准备差遣”。

    北宋著名理学家程颐做过军校校长,他觉得《尉缭子》等兵法粗鄙,要把它从课程中删去,代之以《孝经》、《左传》。

    有这样的校长,你能指望军校出人才?

    到了南宋,军校增加到二十二所,但是不包就业。

    想做官,还要参加武科举。不过武学的毕业生只要考最后一场殿试就行,不用再像别人要从地方解试省试开始考起。

    宋代军校的教育质量咋样?应该不咋样,反正未见出啥名将。

    究其原因,大概一是人数不多,每年毕业二三十个;二是重理论轻实践,致使很多人只会纸上谈兵;三是没前途,最高也只授予从八品官,而且主要负责维持地方治安,并不去边关杀敌。

    在南宋,就算考上了武状元,不过是个秉义郎(52级官阶中排46位),这和文状元马上任通判(高于副事长),三年后即入京火速提拔相比,相差甚远。

    可惜了。

    再就到了明代。

    明代学校按照设置可以分为中央和地方两大类。

    中央官学主要有国子监,此外还有宗学、武学、医学、阴阳学、四夷馆等。

    地方官学主要有府学、州学、县学,以及教司儒学、行都司儒学、卫儒学、都转运司儒学、宣慰司儒学、按抚司儒学。

    此外府州县皆设有武学、医学、阴阳学,农村设有社学。尚有专为孔、孟、颜后裔设立的孔孟颜三氏学。

    无关的先不水了。

    朱元璋下诏说,“(元朝)学校虽设,名存实亡。今天下郡县并建学校,延师儒,招生徒,讲道论德以复先王之旧。生员专治一经,以礼、乐、射、御、书、数,设科分教。”

    每个县都开设官办学校,学生就近入学。

    吉、凶、军、宾、嘉各种礼仪;音乐诗歌舞蹈;玩弓弩;开车;识字书法绘画;数学天文历法占卜阴阳。

    六艺早在春秋战国就是贵族必学的六种技艺。

    这么看,大明士子学的挺多,不是腐儒,还会开车、射箭等。文武理三全。

    但洪武二年又重行规定,“计分礼、射、书、数四科。”

    赶马车不用再学了。射箭还要学习,而且要九十步中靶;数学须通《九章算术》。

    然而科举不考那些啊,学个屁!

    明代是民、军分治,相应教育对象分民户、军户两类(匠户等是贱籍,前期没资格受教育)。庶民采用“儒学”,军户采用“卫学”。

    “卫学”生源来自卫所里武官子弟、军中俊秀。教学内容和“儒学”无二,并不是培养军事人才。想学兵法?回家找爹去。

    朱元璋反对开办军校,理由是——

    “析文、武为二途,轻天下无全才矣。三代之上,士之学者,文武兼备,故措之于用,无所不宜。岂谓文武异科,各求专习者乎?武学专讲韬略,不事经训;专习干戈,不习俎豆。拘於一艺之偏陋哉!今又欲循旧用武举、立庙学,甚无谓也!”

    想法很疯满。

    他孙子建文帝开了军校,南京“京卫武学”。

    朱棣造反上台后以“徒有其名而无实效”,取缔了武学。

    但是他后来又说:“岁久人心玩愒,武学亦不振举。军官子弟安于豢养,武艺不习,礼义不谙,古今不通,将来岂足为用?其申明武学旧规,严其课绩毋为具文应故事耳。”

    武学重开,但,勋贵子弟们学个屁!吃喝玩乐不香嘛!

    到土木堡战神朱祁镇时,“国家偃武修文八十余年,而武生恒寓教于应天郡庠,师不专其训,弟子不专其业,废驰多矣!”

    于谦感慨道:“(武学生)皆出自膏梁,飧享富贵,惟务安佚,不习劳苦。贤智者少,荒怠者多。当有事之际,辄欲委以机务,莫不张皇失措,一筹莫展。不但有负朝延恩遇之隆,抑且恐误天下要切之事。详其所自,皆系平日养成骄情,不学无术所致也。”

    于是,朝廷整顿两京武学,又“命天下凡武卫悉建武学”,“令五府、各卫所自指挥以上应袭子弟入学讲读”。“训教历代臣鉴及武经等书”。②到明亡前武学反复废、立好多回,略过不提。北京东城区现在还有个武学胡同,就是学校原址。

    后来武学生源扩大,“凡武职官员下儿男应袭优给,并其余弟侄十岁以上者,俱听提调学校风宪官选送武学读书。”

    然而,天子脚下的武学都办不好,何论外地。学个屁!

    “比来生徒庸劣,盖由师道不尊、学规废弛所致……诸生有入学三年《武经七书》尚不能记诵者,甚至有经年不肯肄业者。况原选六百,今止二百余人。”

    “两京武学、外卫军生争习举业,以窃科名,韬略弓马邈不相识。”

    “然勋卫率多纨袴,(武)学虽立,而卒无干城出其中者。然后知太祖之睿谟远也。”③说这话的孙承泽,先投顺后投清。在京私宅为“孙公园”,后为前、后孙公园胡同,可见之大。明清时金鱼池、樱桃沟还是名胜之地,孙都有别墅在那里。

    大明军校可以说一直是名存实亡。何况《武经七书》里可没有排队枪毙,火器都没有,学了个屁!

    再说武生结业后的去处,“教京卫、各卫幼官及应袭舍人与武生,以待科举、武举、会举,而听于兵部。”

    大概就是回家等消息的意思。

    武官都世袭,不管嫡长子们学了个啥屁,反正官位是跑不了。至于其他武生,哪有那么多空缺分给他们。那还学个屁的武。

    所以很多武生都去报考文科举了。为啥不去考武状元?

    到朱祁镇儿子登基,大臣们上疏——

    “文武并用,古今通义。国家之于文,三年一大比,而武举独未行。”

    “今天下之大,岂乏人才?但拘于世袭,限于资格,虽有异才无由自见。乞敕在京大臣、在外方面各举谙晓韬略、或明习战阵、或长于骑射、或臂力过人、或有克敌应变之才、或有守土安边之策,具名闻,会官考试,庶武备不隳而真才出矣。”

    “武举之科不可不设。”

    大明开国八十多年后才有了武科举。

    然而之后的一百八十年里,武举殿试只开过五科,还都是崇祯上台后弄的。

    大明第一个武状元是王来聘,授副总兵,即将在崇祯六年收复登州时阵亡。

    唉!

    扯远了,继续说军校。

    说军校又不得不提一下戚继光。

    嘉靖二十九年,武举人戚继光进京赶考,落第。当时俺答汗攻破古北口,兵临城下。戚继光受命守城,为总旗牌,督防九门。“颇孚众望”。

    小戚回家后很快就官升两级,成为正三品都指挥佥事。这年他才26岁。反观另一位名将俞大猷,40多岁才升到这个位置。

    因为小戚命好,从娘胎一落地就是预备四品官;老俞落地只是个预备百户,六品。

    戚继光后来打算在蓟镇开设军校。

    学制三年,每期招收三百余名,学员从军队初级军官、士兵、世袭武职者及其子弟和武生员中挑选。民间生源需要具备“技力绝人,资质厚重”的条件。

    “授以《武经总要》、《孙吴兵法》、《六壬》、《百将》等书,俾各习读讲解其义。仍于骑射之外,如矛盾戈铤、钩弩炮石、火攻车战之法,各随所长,分门析类,各令精通。”

    “俟一年之终,则分立三等,以后每一季一考,以所进等差为赏罚。每季月放假一次,以恤其情。每名量给客费,俟其考中一等者,照依生员另给廪粮一石,而客费与众同者仍不废焉。”

    “俟其稍熟,间一试之。或令之赴边,使习知山川之势、夷虏之情;或暂随在营,使熟识旌麾金鼓之节。且教而且用之,用之不效,而复教之,如此数年之后,必有真材。”

    “大约不过三年,则诸艺俱通。然后付各实用营中,习教阵法操法。俟其习有成效,然后总调一处考校之。果为精通,又再付各有事地方将领,随营出征,习临敌真战真法,俟效而量才擢用。”

    “……为此合用手本,前去巡抚右佥都御史刘处,烦请裁酌施行。”

    想法很美好,可惜没有下文,朝廷没批准。戚继光也只能在自己军里教授一些军事。

    总之,大明军校是完了。

    那么,想学真本事的武人怎么办?

    还有一处可去——

    明军中存在一种社团,称之为“武会”,相当于明朝版“军官团”。

    “武会”由各边督抚负责发起,守、巡、兵备道转递各卫所成立,目的是“储将”。

    比如山西的“武会”叫“鹰扬会”。

    邀请闲住将领或会试武科内才识老成、理论娴熟、武艺熟练者为师范。

    有会长,副会长,成员为中下级一线军官,如指挥、千户、百户、镇抚以及袭职军舍和武举武生等军队后备人员。

    他们每月聚会六次,三天学理论,“不贵能口颂其言,惟在能心会其意”;“如何为攻为守,如何为奇为正,如何设伏张疑,如何……”;三天操练武艺。

    张承宠推荐来的几十人多数出自武会。他们的本事如何还不清楚,但既然能自愿加入武会,说明起码不是混吃等死的小地主。

    李自成和千户百户们拉了拉家常,完后又安排李过给他们讲解革命军政策、纲领、路线、待遇等,合则留,不合则去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第二天,泽州开始大扫除。

    城内平整街道,清理垃圾,修建公厕等;城外遭灾的百姓也被组织起来收尸、修路,恢复生产等。相当于以工代赈。

    尤其是城外收尸,大统领千叮万嘱,让陈承业一定要妥善办好。千万别再整个瘟疫出来。

    除了泽州一带,附近其他县如果衙门办事不力,陈承业还要多操点心帮着收拾首尾。钱不够就打报告上来。

    李自成又给上党各处士绅,甚至知府、知县、王爷都送了邀请函,请他们前来参加革命军开国小典。

    几乎没人来。

    张慎言、孙鼎相、张光奎等有头有脸的人物绝对不会出面,人家身份摆在那呢,怎么好公然投贼?他们能派个代表来就算给面子了。

    很多人看着“邀请函”大骂短毛无耻。

    因为李自成在里面说,明失其德,有德者可取而代之。我有德,所以我取而代之。

    太不要脸了!

    人家“彼窃钩者诛,窃国者为诸侯。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。”好歹有个前后顺序。现在短毛还只是个流寇就开始吹牛批了。

    等你真正拿下一块地盘再吹也行啊,不要脸。

    李自成才懒得管他们怎么想。

    其实造反就造反,颠覆就颠覆,谈什么所谓“合法性”不过是给脸上贴金。都是脱了库子放屁,都是瞎扯淡。

    换句话说,人类历史上一切政权在没有被推翻之前,都是“合法的”“正统”,被推翻了就是“反动的”。

    儒家整天教育你要做个有德的人,为什么你没有德呢?因为你一直在被他们教育。

    你什么时候扇他一巴掌教育儒家了,你什么时候就有德了。

    不是有文德,就是有武德。要是实在文武都找不出来,最后儒家也可以说你为人淳朴、言行举止暗合上天朴质之德。反正有德就对了。

    曹丕威逼汉献帝让位,然后说“舜禹之事,吾知之矣。”

    他明白了:哦,原来这就是“禅让”啊!“正统”就是这么来的。怪不得儒家推崇“三代之治”,真有“德”!

    一个政权的法理性或者正统,本质就是让大多数人承认你的权力。

    严格说光有兵强马壮还不够,最重要的其实就一条,你能不能治理好天下——包括生活、生产、赈灾、水利、交通、御敌、治安等等。

    你不能完成,别人能完成的比你好,人家就是天下共主,你举出100个大义道统来都没用。

    历史上,为了表明我大清的正统合理性,雍正这个傻孩子老老实实地写了一本《大义觉迷录》,要跟人家辩论。

    扯淡吧,本末倒置!理他们个球!

    乾隆杀的人可比雍正多,人家就是康乾盛世,你雍正得到了什么评价?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李自成虽然被老爷们骂无耻脸皮厚,倒是随“邀请函”奉送的各种小册子缙绅们私底下看得津津有味。

    《大义觉迷录》(革命军版)、《逆明暴行录》、《东虏暴行录》……

    还有,《朱元璋和小明王不得不说的故事》、《朱棣是否烧烤了亲侄建文帝》、《悲情土木堡:大明精兵猛将死的冤》、《速看!木匠皇帝落水真相》、《亲历者讲述:阉党和东林党的爱恨情仇》、《明军将领泣血坦白:我为何吃空饷喝兵血勾结外敌》、《一个太医院太医的回忆》……

    光是标题就夺人眼球。大明土包子们哪接受过这种洗礼。

    大阳镇张光奎读罢《苦命的妹子哟,七个义薄云天的哥哥为你撑起小小的一片天》,不由眼眶湿润,陕北人活的太苦了。

    幸好大顺军出现了,保护大阳无灾无恙,现世安稳啊,真好!张光奎决定晌午饭要摆一桌山珍海味,代替陕北人大吃大喝一顿。我心意到了,你们随意。

    各种小册子还传进了大户内宅,某些女眷看着《狠心父母包办婚姻,一出惨绝人寰的伦里悲剧》,感同身受,不由得勾起回忆,痛哭不已。女人的命为什么这样苦啊!

    小册子都来自榼山书院,韩霖主编。

    略微遗憾的是,李自成提供的很多添油加醋式“黑材料”不被认可,没被他采用。

    兵不厌诈嘛!可见韩霖本质上还是个腐儒,朽木不可雕也!

    逼的大统领不得不在历山老营另成立了个文宣队,专门编纂大明“黑材料”。民众们特别喜欢看各种新鲜事,搞得大统领都有些供不应求了。

    加强宣传阵地建设,多管齐下做好宣传工作。筑牢舆论宣传阵地凝聚合力共克时艰。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争夺战,玩好了能顶的上十万大军。

    对手毫无反抗之力。因为他们本身就黑到洗不白了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李自成大把银子撒下去,泽州城上上下下忙乎了几天,城内焕然一新。

    同时历山文工营等大队人马带着各色物资赶到了,刘宗敏、刘芳亮等驻外将领也来了。

    从历山来的还有两位老熟人。

    蒋发、李自奇。

    蒋发早前接到师傅王宗岳的信,纠结了几个月。他不想投贼,但碍于老师面子又不得不意思一下,这次只是来走个过场。

    李自奇也不愿投贼。

    他听了大顺军的口碑,又见清化镇在“蝗虫”过境中安然无恙,相反隔壁宋郭镇完蛋了,这才寻上门。他想主动给革命军纳税,好保乡里平安。

    李自奇在历山住了半个多月,正好遇到了蒋发,此时已经知道了功夫高手短毛就是大顺军大统领。他不由得百感交集,同时也庆幸能和大统领提前搭上了一层关系。

    其实这两人都是无关紧要的小卒,属于多一个不多,少一个不少。李自成只跟他们简单聊了聊,不强求入伙。两人终于放下心了。

    李自奇说如今世道大乱,前头“武林大会”之议怕是办不成了。太可惜了。

    多好的出风头机会,千百年都没有过的盛会,谁举办谁就是隐形的武林盟主。

    这年头交通不便,各地武人们想互相切磋一下还真就不容易。

    李自成说道:“山西河南这两年是没戏了。李兄若有意,可将会场设于九省通衢的汉口。我前头说的捐资五千两银子仍然有效,此外还可以再追加五千。”

    李自奇不敢冒然答应,说要考虑考虑。

    随你的便。李自成也不在乎了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从历山来的还有一位外来者,是个小姑娘。

    杏仁脸儿,面着桃花,眼如秋水,琼瑶鼻子,樱桃口儿,年纪十四五岁光景。

    高桂英介绍道:“大统领,这是刑总管送来伺候你的婢女,之前在江南已条教了半年,名叫柳影怜。”

    李自成一瞪眼,“瞎胡闹!我是那种人,人……柳影怜?”

    十四岁的柳影怜明眸皓齿,娇小可爱,秀丽灵巧。

    她蹲身施礼,“见过老爷。”

    声如黄莺,糯糯的,婉转动听。

    “你……”李自成下意识的舔了舔嘴唇。

    刑秀娘真他娘的会办事,居然把柳如是弄来了!!!

    这娃不是要被花甲老汉买回去玩弄吗?老汉享了两个月福就嗝屁了,然后柳如是被大妇撵出门,生活无着,只好再回去解渴。

    命运改变了啊,现在柳如是进了李自成的手掌心。

    短毛真想大笑三声。

    不知道陈圆圆现在在哪厮混,倒是应该把她提前弄过来。省的以后被脑残们污蔑,说李自成、刘宗敏霸占了美女才导致小乌龟引清兵入关。那说法太扯淡了。

    李自成胡乱开了下脑洞,然后想到要维持稳重形象,于是脸一黑,“我挣点钱容易么!她在江南倒是大手大脚!这女娃……”

    把柳如是赶回去?

    开什么玩笑,送女是要遭天谴的!

    十四岁啊……柳如是啊……

    大统领终究还是舍不得放手,“……算了,先让她跟着你。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轮到高桂英脸黑了,这短毛老不正经了。

    她自己又没姿色,想讨得大统领欢心,只能加倍把差事干好。刑秀娘是她前进路上最大的对手,偏偏那女人样样都超过一头。虽然人家出身不好,但高桂英一样是小寡妇,对比一下顶多三千开吧。

    李自成可没想到她们已经开始争风吃醋了,他觉得这种事应该还早着呢。

    收了柳如是,马上就用起来。

    在她的伺候下,大统领美滋滋的试了试龙袍,马马虎虎还行吧。面料一级,做工一般,款式简洁。

    龙袍上绣的龙参考秦汉,威严大气。

    将来清朝龙发展的越发花哨,然而软趴趴的毫无生气,看上去就跟蚯蚓一般,不知道他们咋想的。



亲,点击进去,给个好评呗,分数越高更新越快,据说给香书小说打满分的最后都找到了漂亮的老婆哦!
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:https://wap.xbiqugu.info,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,无广告清新阅读!